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09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2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10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7篇
  1968年   5篇
  1967年   4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传统抗蛇毒血清存在生产成本高、得率低、多种副作用等不足,使得寻找更理想的蛇毒解毒剂变得十分迫切;因卵黄抗体(Ig Y)在生产及中和蛇毒毒性等方面所体现的独特优势,成为开发新蛇毒解毒剂的重要研究对象。当前研究表明:Ig Y与哺乳动物Ig G功能相似但结构不同;Ig Y据有良好的耐压及耐酸碱稳定性,但对高温及蛋白水酶敏感;相比Ig G,Ig Y的生产成本低且具有非侵略性,其运用于免疫分析可降低假阳性率;产蛋鸡的免疫应答受抗原(剂量、分子量)、佐剂类型、免疫途径、免疫间隔等4种主要因素共同影响;纯化方法影响Ig Y纯度与活性;已制备出的多种抗蛇毒Ig Y对蛇毒引起的毒理作用有很好的中和效果。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抗蛇毒Ig Y有望被开发成解毒剂、诊断试纸、亲和配体、口服制剂等,在蛇伤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2.
对定义在一致临近正则集上的一类新的推广的非凸变分不等式,本文提出了一个平行投影算法,算法的收敛点既是该变分不等式的解,又是两个Lipschitz映像的不动点。进一步,本文在适当条件下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本文所得结论改进并推广了有关变分不等式和相关最优化问题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利用基于点闭凸锥的经典非线性标量化函数Δ-K对向量优化问题ε-真有效解的非线性标量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证明了向量优化问题(VP)的ε-真有效解蕴含标量化问题(Py)的dε+K(0)-近似解,并通过例子说明了这一结论的逆不一定成立。进一步,证明了标量化问题(Py)的严格β-近似解蕴含向量优化问题(VP)的ε-真有效解,并举例说明了如果集合f(S)+ε+K-f(x)的锥包不是闭集,这一结论不一定成立以及标量化问题(Py)的β-近似解不一定蕴含向量优化问题(VP)的ε-真有效解。  相似文献   
24.
粘弹性方程utt-Δut-Δu=φ(x,t)能描述震动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首先对一类含Caputo型的时间分数阶粘弹性方程给出一种有限差分格式,讨论它的差分解的存在唯一性;然后利用能量范数证明了该差分格式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实验1 说明在不同空间及时间步长取值下,数值解越接近精确解,也即该格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5.
采用棚栽对照试验,对一种转基因玉米(36Ba3C42-1-3)及其受体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了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受试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胁迫结束后花粉活力降低,细胞膜损伤程度增大;MDA积累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升高;在上述指标中,除叶绿素含量变化表现出无显著性差异外,转基因植株均比受体植株表现出更好的耐受性。研究结果提示该转基因植株比受体植株具有更好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26.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仅次于化石能源消耗的第二大碳排放源。1979年以来,中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旅游发展所需的交通、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导致显著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为测算旅游业发展驱动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旅游景区植被碳库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多次田野调查重建了景区尺度的土地利用格局,利用土地转移矩阵明确了景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路径,结合研究区植被碳密度计算了2004-2010年景区植被碳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景区土地利用格局显著变化。在研究期内草地是景区主要植被,但随着旅游的发展,草地与灌丛、林地等用地之间不断相互转换。尽管有约 52ha土地用于旅游住宿、基础设施及休闲活动设施,但景区内植被碳库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442.4Mg,这主要是因为景区为提高旅游环境质量而进行的植被保护措施。这表明旅游业可以通过良好的景观营造等土地管理措施,增加景区碳汇,用以“中和”旅游业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27.
主要解决了传统的人工标签检测中存在的成本高、速度慢以及检测率低的问题。与传统算法相比,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的快速标签检测算法。文章首先设计了自适应特征选择方法,能够在大规模的特征中自动选择鉴别力最高的特征,较好地区分前景和背景。在此引入了基于金字塔随机撒块的随机森林分类器,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多种标签的检测。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高速、高精度特性,适用于高速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标签检测。
  相似文献   
28.
滇西北地区是马先蒿属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但有关该类群在此区域分布格局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利用大尺度的马先蒿属植物物种分布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滇西北地区马先蒿属植物的物种组成、分布宽度及其多样性的地理格局。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共拥有马先蒿属植物174种,分属于 13 个群、61 个系。比较重要的群主要包括根叶群 Grex Rhizophyllum、短叶群Grex Brachyphyllum、马先蒿群 Grex Pedicularis 和无枝群 Grex Apocladus 等; 比较重要的系主要包括长花系Ser. Longiflorae、轮叶系 Ser. Verticillatae、琴盔系 Ser. Lyratae 和肉质系 Ser. Carnosae。在种的水平上,45.4%的物种 (包括大部分特有种) 分布生境狭窄,仅在 1-2 个县域有分布。这可能意味着因其狭窄的生境,部分马先蒿属植物存在着较高的濒危风险; 在群、系和种的水平上,马先蒿属植物多样性随着纬度的升高均有增加趋势,这可能与马先蒿属植物的起源及地壳的差异性抬升所致的区系分化强度的纬度分异有关。同样在群、系和种的水平上,随着海拔高差的增加,马先蒿属植物多样性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同时,研究单元内,马先蒿属植物的总体海拔分布宽度与海拔高差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2= 0.56 ,P< 0.01 )。这可能意味着,由海拔高差所表征的生境异质性也可能是影响滇西北地区马先蒿属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因素之一。总体上,马先蒿属植物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可能与其区系起源、地壳的差异性抬升和生境异质性格局有关。
  相似文献   
29.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有助于合理调控土地利用方式。以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Arcgis9.3和Fragstats 3.3分析了大宁河1988—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系统分析了不同坡度、不同高程、不同岩性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8—2010年间大宁河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显著,以旱地面积的增加和灌木林的减少及建设用地的增加为显著特点,集中体现在低高程(小于800m)、低坡度(小于25°)下的泥岩砂岩地区;2)大宁河流域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景观格局较为破碎;3)大宁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景观格局,与人类的干扰程度有关。最后,提出在不同坡度、高程及不同岩性区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以降低景观格局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0.
以中国知网主要引文数据库为基础,结合百分比法、普奈斯定律法和限定被引频次法确定了《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后简称《学报》)2007—2012年间高被引论文的被引次数标准为被引次数不低于7次,以此选出了在此期间刊出的动物科学栏目高被引论文共 20 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09—2010 年间是动物科学栏目高被引论文篇数最高时期;动物科学栏目高被引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鱼类生理生态学、昆虫发育生物学和水生动物寄生虫学;高被引论文发表篇数、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均排前 3 位的作者是高被引论文的核心作者;核心作者的高被引论文学术影响力较大,对提升动物科学栏目整体的影响力有较大贡献;与《学报》同期刊登的其他生命科学论文高被引论文相比,动物科学栏目高被引论文对《学报》生命科学领域论文的传播效果的贡献较前者更大。建议进一步促进动物科学栏目其他刊登领域的发展,继续加强与核心作者的合作,在该栏目现有作者群中进一步培养潜在的核心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